日韩在线视频www色-日韩在线视频一区-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美女视频做爰-国产美女网址

今日頭條運營, 今日頭條為什么難以復制?

yanfei 2020-10-19 10:45


QQ截圖20221203145057.png

抖音火了,到處能聽到抖音各種神曲,很多人都中了抖音的毒。然而,為什么抖音是頭條系的產品?今日頭條是個新聞資訊、個性化推薦的產品,看上去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它所在的公司為什么能出一個抖音呢?

一、清奇的今日頭條

越研究頭條,越發現這是一個清奇的產品。

最早研究頭條,是在兩三年前,我還在一家做垂直資訊的創業公司的時候。那時為了研究競品,持續關注了 App Store 新聞分類下 Top 10 的產品,基本是各大廠的新聞客戶端外加今日頭條。各大廠的步調都比較一致,而頭條總是例外。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照例看了今日頭條“媒體報道”欄的大部分文章,發現和之前寫的美團——幾條新聞就出一個業務策略——不同,頭條從 2012 年上線到 2014 年兩年的報道里,基本上都只在談個性化推薦這件事。

再就是,互聯網基本不管什么領域,總有一些競爭者跟風者在做同樣的事。但是你發現,似乎沒有第二個今日頭條。

也許時至今日,資訊獲取不是很大的痛點,且在今日頭條已有如今體量的情況下再造一個很難。

那么穿越到今日頭條初誕生時,為什么當時的新聞類應用中,沒再出一個今日頭條?為什么資訊類應用中,沒再出一個今日頭條?為什么那么多做個性化推薦的應用中,沒再出一個今日頭條呢?(#靈魂拷問三連…)

1.新聞類為什么沒再出今日頭條

時間回到 2010 年底 2011 年初,那是個微信才剛剛誕生,搜狐、新浪等門戶網站還是流量入口的史前時代。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起步,大廠紛紛推出手機客戶端。

2010 年 10 月,騰訊, 2011 年 5 月(沒查到官方資料,據 App Annie),搜狐,2011 年 3 月,網易新聞都紛紛推出客戶端。新浪沒查到資料,應該也是 2011 年。

2012 年 8 月,今日頭條上線。到 2014 年,今日頭條的發展,讓大廠虎軀震顫。

在臺上,搜狐副總裁方剛大方承認:盡管搜狐新聞客戶端安裝激活量已經達到了 1.85 億,成為了行業第一,但 2013 年的客戶端增長卻沒達標——因為被成立不到兩年的“今日頭條”搶跑了。

——引自 2014.2.19 微信公號 ITlady《今日頭條:搶跑搜狐的APP是怎樣煉成的?by劉佳》

前面說到,2016 年的時候,我持續關注過各大廠的產品迭代,當時騰訊、網易主要在更新直播。此外,網易推出了話題,騰訊做了個性化推薦。

而搜狐、新浪就比較壕了,在發紅包!!搜狐搞了個魔性的下拉紅包,當時看到新聞稿說效果驚人。我只能說,有錢任性…..



但同時,各家都在優化視頻。

而今日頭條呢,既不搞直播,也不搞紅包,幾乎沒看到它有什么大的更新。它給文章來源加了 icon,通過底部 tab 的調整看出來在強化視頻。



右邊的版本在底部加了 tab

新聞客戶端有自己的編輯,是在創造新聞。他們的打法是:盡可能更好地展示新聞(從圖文到視頻到直播)以及走差異化。例如騰訊的“事實派”,網易新聞的“有態度”。而今日頭條只是新聞的搬運工,它只專注打磨個性化推薦。

?“所以,我們不是做新聞,我們是做信息的獲取,做法思路和過去完全不一樣,現在完全是從滿足用戶需求的角度,而不是取決于主編的才華。”張一鳴表示,“從主編站到用戶的角度,覆蓋更全面了,可以說是重新發明了新聞客戶端。”

——引自 2014.2.19 第一財經 《今日頭條張一鳴:個性化新聞要“消除人的不穩定”》

這就造成了新聞客戶端和頭條的差異,也造成了新聞客戶端很難出一個完全頭條化的產品。

2.資訊類為什么沒再出今日頭條

與其說新聞,頭條更像是資訊類的。說起資訊類,我首先想到的是當時紅極一時的 Zaker,看完 Zaker 的故事線,我更佩服今日頭條了。

2010 年 12 月, Zaker iPad 版上線,以交互驚艷出道。沒錯, iPad 版!!當時蘋果的 iPad 剛剛推出,Zaker 可能在賭 iPad 會大火。且它當時主打雜志的線上版,也比較契合 iPad 這一載體。



Zaker 的交互確實做得很出色。

上線四個月來,Zaker 屢獲殊榮,一度在蘋果 App Store 免費新聞類應用程序中排名第一,在著名 iPad 應用程序站點 iPad 中文網中也長期盤踞用戶推薦排行榜的頭把交椅,蘋果 App Store 還曾在網站首頁,以焦點圖形式重點推薦過。

——引自 2011.3.31 DoNews 《ZAKER領航 移動互聯網閱讀模式贏在中國?》

在內容上,Zaker 當時也是主打“個性化閱讀”,但它的個性化,指的是訂閱模式,個性定制不同的資訊。由于可以訂閱社交網絡的信息,也稱“社會化閱讀”。

2012 年初的時候,CEO 李森和還不看好個性化推薦,認為它對內容方有害。

李森和認為內容提供方還沒那么超前,更認可ZAKER的專欄模式。“打個比方來講,我喜歡看足球,個性化雜志給了兩篇足球報道中的一篇。但實際上來講,用戶根本就沒有去到各個內容合作方。對用戶來講確實提供了便利,但是對內容方來講他們得到了什么呢?就分發完了。”

——引自2012.3.2 搜狐IT 《ZAKER的創業故事:為傳統雜志搭建賺錢通道》

2013 年 5 月,ZAKER 開始重點嘗試社交閱讀。



直到 2014 年 1 月,才開始做個性化推薦。2016 年,在推各個城市的合作,推本地資訊,已經越來越像新聞客戶端的玩法了。

感覺 ZAKER 本想借勢 iPad, 主打極致閱讀體驗。發現不行后,嘗試了很多方向,有很多當時火熱的概念,像社會化閱讀、社交閱讀等,但一直都沒摸索到最合適的方向。

再看今日頭條。

張一鳴本身是重度的信息需求者,他們在選擇個性化推薦這個創業方向時,慎重地分析過各類信息的特質。

?他們先將能夠被推薦的信息按照題材和類別全部羅列了出來,接著進行篩選。
“我們首先排除了小說,比如一年你就看 10 本書,你可能就用我 10 次。后來覺得也不該推薦游戲,因為它也是一次投入很久,用戶選擇的頻次也少,依此類推,還有許多東西都是不這么優先的。”張一鳴說。

除了排除這些不適合推薦的內容,還有一類則是操作起來難度較大的。“比如全購物領域就不太好做,比如你家里燈泡壞了就想換燈泡,窗簾壞了想換窗簾,但是我怎么知道它們什么時候壞呢?因為沒辦法拿到這些信息,它們壞了也不會通知我。”

經過層層篩選,張一鳴最終選擇了用戶使用頻次高、覆蓋廣、適宜推薦的新聞資訊作為推薦的內容。

——引自 2014.3.5 鈦媒體 《今日頭條:野蠻人與新物種》

關于今日頭條的 2014 年前的報道,基本都在談個性化推薦;2014 年,開始談變現方式,精準的廣告系統,同時這一年推出頭條號,開始注重生產內容;2015 年,重金投入扶持頭條號。但這些都是圍繞信息分發這一主線。

且歷年的報道中,談到今后的方向,張一鳴總是在說優化推薦。

2013 年 11 月,他說…

今日頭條“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方方面面。比如怎樣更快的甄別用戶的興趣,如何讓用戶之間更好的交互,如何負載更多的內容。仍有一系列的問題還等著我們去解決。”

——引自 2013.11.6 TechWeb 《張一鳴:傳遞價值 打造“真頭條”》

2014 年 6 月,獲得 1 億美元投資后,他還是說…

一億美金要怎么花?這是外界普遍關注的焦點。對此,張一鳴給出的答案是:“還是基礎設施的投入,在產品技術的基礎投入。”

——引自 2014.6.4 《今日頭條1億美金融資背后,關注四個爭辯焦點》

2015年 4 月的采訪,他依舊說….

對于今日頭條的未來發展,常稱自己是“重度信息需求者”的張一鳴也有著清晰的想法。“我在想如何更有效地獲取信息,除了我自己能有效獲取信息以外,也在考慮如何幫助用戶更好地獲取信息,如何幫助用戶更好地進行交流。”

——引自 2015.4.24 每日經濟新聞 《張一鳴:既做新聞客戶端 也做信息分發平臺》

真是一個毫無懸念的 Boy 呢~

此外,張一鳴對信息和傳播理解很深:

我從幾個維度做了增減,首先從傳播的半徑,比如一個校園廣播,它是在千米范圍內,無線電就可以覆蓋全球,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式的媒體。另外是速度,移動互聯網一次推送,在10分鐘之內可以覆蓋全國的用戶。帶寬是指傳輸的能力,在互聯網之后是唯一一個從圖文、視頻、圖片等各種題材的內容。

再下來是交互方式,單雙向的,是否可以同時單雙向。場景和分發機制,分發機制我放在最后面,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聽廣播、看電視都是簡單一對多,但是到了互聯網的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個性化,個性化又有不同的實現方式,最早的是基于訂閱的,訂閱一個來源,微博可以關注一個人,再后來可以關注一些主題,個性化是這幾年非常大的分界線。

——引自 2013.12.19 鈦媒體 《今日頭條為什么火,技術真能幫媒體變現?》

可以看到,張一鳴不去關注表面的內容交互,而是深入信息互動、傳播的本質,在一個抽象層級很高的維度思考,并專注做好這件事。這就使得今日頭條很難走彎(咦?)且變得難以復制。

3.其他的個性化推薦為什么沒有跨界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張一鳴很早就注重信息如何分發,他也關注不同的信息的差異,他們做透這一套后很容易遷移其他的信息介質。這也是為什么短視頻黑馬能出在今日頭條系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張一鳴從來沒有把推薦引擎的內容只局限在新聞資訊上面。“我們做今日頭條的時候就還猶豫要不要做一個更綜合的東西,比如叫今日發現。后來覺得沒有必要了,就在上面擴充就好了。

——引自 2014.3.5 鈦媒體 《今日頭條:野蠻人與新物種》

也就是說,不像其他公司,想的是怎么做短視頻,或者怎么在自己的產品中加上或融入短視頻的功能,張一鳴想的是怎么把信息分發機制遷移至短視頻這種信息類型。這是完全不同的思路。

其他的做個性化推薦的產品照理來說也是可以做到這樣的跨界的,至少在技術上,那為什么沒有呢?

例如像豆瓣的豆瓣 FM,算是很早做個性化推薦音樂的,當時我還很喜歡這個產品,但是豆瓣就沒有做個性化推薦的資訊應用或短視頻應用。



這還是和產品主打的方向有關。豆瓣專注于興趣社交、社區、內容,然后在電影、書、音樂等垂直領域探索適合各自的玩法,并沒有從信息分發的角度去做產品。

二、張一鳴其人

最后再讓我夸一夸張大大。

早先朋友圈傳出他的幾篇文章,“延時滿足”(咦?)什么的,就覺得他好厲害。這次集中看了他的采訪文章,依然發現很多獨到的觀點,摘錄一下。

1.關于商業化和用戶體驗的平衡

張一鳴對于用戶體驗以及商業化之間的平衡,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他將廣告對用戶體驗的“傷害”進行了量化,量化的標準包括閱讀文章數量、閱讀時長等因素。他的要求是:廣告對用戶體驗的干擾不能超過 4%。今日頭條甚至還授權用戶可以對廣告點“不感興趣”,防止類似廣告再次對用戶產生干擾。

——引自 2014.6.4 《今日頭條1億美金融資背后,關注四個爭辯焦點》

2.關于起名

?“我們是比較重視方法論的團隊,我們把名字分為3類,一類是像百度這種意義很完整、很綜合的名字,一類是像小米這種擬物的、具象的名字,最后還有一類就是大白話,我們對這三種做了分析,最后發現排行榜上靠前的都是大白話類型的,比如鈴聲大全、高清影視之類的,所以我們知道一定不能起一個很裝的名字。”

——引自 2014.3.5 鈦媒體 《今日頭條:野蠻人與新物種》

聯想下我也曾經歷過新產品起名,都只是集思廣益了一下而已。大家可能對集思廣益有什么誤解吧,嗯。

3.關于個性化推薦是否讓信息渠道更變窄

其實我覺得新聞客戶端反而讓我信息變得挺窄的,基本上我以前看的很多都是利比亞、巴基斯坦的新聞。……推薦引擎,如果從過去來看,確實有優先訪問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其實它是在平衡三樣東西:一個是從歷史來推斷,挑選用戶最感興趣、最關心的話題;其次,公共話題,即公共關心的內容,這些內容你可能不感興趣,但別人提到時,你不能說不知道;第三類,其實是我們在重點發展的個性化內容。

——引自 2014.11.19 騰訊科技 《專訪今日頭條張一鳴:推薦引擎沒有讓信息變窄》

4.關于機器人寫作

機器人寫作,我們是覺得在特定領域是可以的,在財經、股票,在氣象,這些是可以的。但是非常有創意性的內容創作是不行的…..機器生產內容,更多的是把一個原始的信息轉化成既有一篇可讀性的內容,它更多是格式的轉換。它并不能夠有更復雜觀點的提煉,或者更復雜實時的組織。

1.明智云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明智云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明智云",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或將追究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中文字幕 | 久久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呦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一区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 美女很黄很黄是免费的·无遮挡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 久久99国产亚洲精品 |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荡女妇边被c边呻吟久久 |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 亚洲三级在线观看 | 日本a级毛片免费观看 | 能看毛片的网址 |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软件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 成人欧美精品大91在线 |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久草在线在线观看 | 亚洲va中文字幕 | 欧美成人毛片一级在线 | 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视频不卡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 国产经典一区 | 中文字幕第9页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 |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苍井优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三级人妇 | 国产成人综合高清在线观看 | 一级做a爰在线就看 |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观看 | 性亚洲精品 | 日本最色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 12345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 www午夜| 日韩成人免费在线 | 欧美一级在线 | 国产精品1区2区3区 国产精品1区2区3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