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智能家居風口正盛,行業紅利還有20年
yanfei 2020-12-07 17:31全國人大代表、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保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智能家居現在已經進入風口期了,但真正的行業紅利期還有20年。“再過十年、二十年,再看我們現在的家,就像現在看過去看我們最早使用的大哥大一樣。”
智能家居已進入風口 真正紅利期還有20年
近幾年來,隨著智能家居逐漸受到熱捧,行業內一直爭議不斷,智能家居是否已經到了風口期?作為一家以智能家居為戰略定位進行轉型升級的老品牌集團董事長,潘保春稱,智能家居現在已經進入風口期了,但談真正的行業紅利還過早。“我們現在處于1.5時代,這幾年更多的企業和用戶使用智能家居單品的過程當中,逐步形成很多小系統。”
潘保春表示,這些小系統未來會形成一個大系統,最終會形成一個智能家居的產業生態,這個生態到目前還沒有完全形成。2018年智能家電年度報告以及行業白皮書都顯示:智能家電增長比例非常快。此外,嵌入式家電的增長速度也非常快,這說明家電未來智能化和集成化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并且家居智能化和嵌入化是智能家居最典型的特征,也就是說未來家電會變成建材的一部分,它不會再孤立。
潘保春認為,智能家居還有很漫長的道路要走,真正的行業紅利期還有20年。
眾企業搶家居“蛋糕”,企業要從行業短板尋找突破
近年來,布局、看好智能家居的企業除了美的、海爾這些電系品牌,還有京東、小米等互聯網巨頭,面對都想分“蛋糕”的局面,潘保春并不意外。他說,榮事達在布局智能家居時,其實也做過這方面的分析。
潘保春說,一方面考慮到智能家居產業是好的,它需要更多、更廣泛的企業共同參與,同時榮事達也認為這是一次智能家居給中國制造企業創造的機會,能夠與全球制造業企業同步競爭。另一方面,榮事達集團也在尋找差異化。潘保春說,榮事達以家電為專長切入智能家居巡務系統,這方面是智能家居最短缺的板塊。“榮事達是抱著對產業的貢獻,從行業的短板要進行突破。”
此外,智能家居其實是包含了家電、建材、新能源、互聯網四個傳統產業。由于中國的傳統建材行業在電氣化、信息化方面相對薄弱,建材產業沒有企業進入到智能家居這個行業中來,而這個產業又恰恰是智能家居不可或缺的。因此,“榮事達以家電的互聯網思維從建材切入,是為了補齊行業的短板。”潘保春說。
建議國家成立專屬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性銀行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民營企業家,潘保春特別關注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潘保春表示,中小微企業作為民營經濟的主體,也關系著中國民營經濟未來的發展。在當下,中小微企業發展最大的障礙就是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目前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已經成為嚴重制約我們國家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
他建議,國家要成立專屬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性銀行。此外,中小微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除了政府創造發展環境之外,中小企業自身要發揮作用。潘保春說,當下絕大多數的中小微企業還屬于粗放式發展階段,特別是在一些要素成本急劇上升的情況下,中小微企業的競爭力在快速下降,這也表明中小微企業的質量過低。
參加全國兩會:從高度緊張到感到溫暖
潘保春曾經是政協委員,去年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參加全國兩會,潘保春坦言,由于2018年宏觀經濟穩中有變,來參會的每個人都有些高度緊張,又充滿很強的責任感。“我們都希望通過這次會議,給2019年甚至未來的更長一段時間,找到有益于國家發展的方案。”
潘保春說,但這種緊張的氣氛,在聽完《政府工作報告》后改變了,因為報告給民營企業家和基層老百姓都帶來了非常好的社會預期,大家感覺非常溫暖。“我走出人民大會堂那一瞬間,我感覺到腳下是充滿力量,渾身是溫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