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行業賽道上,跑得快不如跑得穩?
yanfei 2020-12-23 18:16智能家居“山寨機”時代
談到智能家居行業現狀,朱俊崗認為跟當年山寨機橫行的時代有些類似,多數用戶還是非常早期的非專業用戶,很多消費者也是第一次接觸智能家居產品,可能用了之后發現體驗很爛,出現了很多問題,讓他們誤認為這個行業就是這樣子,這是亟待改變的問題。
“舉個例子,當初安卓手機出來之后,很多軟件木馬、病毒經常導致死機,用戶認為這就是智能手機了,但后來有了蘋果手機,大家才知道原來智能手機可以不是安卓的,可以做得更好。今天這個市場里面你可以找到10萬甚至100萬家企業都要做智能家居的產品,但智能家居想做好真的非常不容易,我們十年探索深有體會。”朱俊崗說到。
很多消費者首次接觸智能家居產品并沒有可比較的參考對象,也不懂怎么對比,直觀的參考因素可能只是看到某某廠家的明星代言,廣告投放或者朋友介紹等,但宣傳力度和市場炒作有時候并不能代表質量和體驗,很多時候甚至完全是兩碼事情。
在朱俊崗看來,目前智能家居行業中的各類玩家基因差異很大,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第一類是偏toVC的公司,擅長包裝設計炒作概念;第二類是營銷型公司,重營銷但很多產品其實是找代工模仿貼上自己的品牌而已;第三類是技術驅動型公司,這部分才是行業發展的主力。
朱俊崗對億歐家居說到,目前智能家居行業魚龍混雜,但本質還是要從技術角度去看問題,技術和服務扎實是核心關鍵,過度宣傳和商業營銷沒有太大意義。他用汽車打了個比方,如果技術不過關不過硬,即使這輛車能一下加速跑起來,速度快了輪子也會飛掉甚至整車解體。
對于智能家居企業來說,圍繞核心技術做經驗積淀,即使今年的規模小一點,跑得比別人慢一點,但只要風口來了,誰家技術是最穩定可靠且體驗好的,誰的長遠發展機會就會更大。
消費意識轉變和真、偽剛需
朱俊崗認為目前智能家居落地較慢的因素其實不是價格因素,主要還是消費者消費意識轉變難題。這是一個從0到1的必然過程,很多行業里面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其實在普通消費者來看可能是另外一些角度。
“我曾向身邊的朋友推薦智能門鎖,門鎖這種產品用戶比較容易接受,單品也容易講清楚,但是第一次跟他們講他們覺得根本沒有必要,這些目標客戶收入水平也挺高,也不是不喜歡消費,但為什么就是不愿意換掉門鎖?第一嫌麻煩,第二他覺得用鑰匙已經習慣了,覺得沒什么不方便。但是嘗試送給他們安裝上,他用過之后就會覺得真的方便,然后就再也不想回到鑰匙開門的體驗了,還是需要轉變用戶的消費意識。”
朱俊崗表示,為此公司做過一個調研,在一年的時間里,只要一戶對門裝了智能門鎖,這一戶換裝智能門鎖的概率會達到百分之三十以上,一棟單元樓的一樓用戶安裝了智能門鎖,那上層用戶安裝的概率有百分之十以上。
“我感覺有些事不是炒作很火就好,其實是要看對消費者實際生活當中有沒有太大的幫助或者說一些體驗的提升。”
在智能家居剛需和偽剛需這個問題上,朱俊崗的觀點認為剛需不是一成不變的,剛需也會隨著生活水平的變化、社會理念的進步以及技術的發展而不斷變化,今天的偽剛需也可能是未來的剛需。
就像智能門鎖一樣的,很多人認為不需要這種鎖,可能真的不需要,但用了之后它發現真方便,而且變成剛需了,再返回帶鑰匙開門的體驗他就不愿意了。比如語音控制,很多人看來絕對是偽剛需,對于那些老人、殘疾人、病人來說,有時候這種交互真的能解決他生活中的不便問題。
朱俊崗覺得其實智能家居落地不僅需要時間去沉淀,還需要基于使用體驗經驗去教育市場,否則對于用戶來說絕對是偽剛需,消費者會不認可而且非常不買賬。用戶價值一定是圍繞用戶的角度去考慮,企業單方面的設計一定會出問題,真正在某些場景解決消費者痛點才能實現技術的價值。
跑得急不如跑得穩
關于智能家居行業的變量,朱俊崗認為除了技術因素,政府政策也可能會形成一個推動力,比如推動地產精裝修智能化,從管理者的角度地產智能化數據化其實對整個社會的管理也非常有幫助。
對待智能家居行業應該動態地看待,動態地做加法,因為智能家居不僅是今天的展現形式而已,它的內涵其實很豐富,首先會極大地推動邊緣的設備計算能力,將來會推動真正適合5G或者更新型技術的創新設備發展,智能家居是會隨著技術發展不斷迭代的行業,今天我們所謂的智能家居可能未來都不叫智能家居,只是房屋標配。
另外,安全依舊是需要整個行業認真對待和重視的問題,貫穿整個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
“比如不少企業的智能鎖存在安全隱患,消費者協會要求進行召回,鎖是很關鍵的一個入口,有漏洞很容易出現家庭被盜或者人身安全的嚴重社會問題,就等于沒有鎖可言了,技術不過關不達標,有可能跑得比誰都快,倒得也比誰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