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能做好直播嗎?小紅書做直播背后秘密?
yanfei 2021-09-10 18:06小紅書能做好直播嗎?小紅書做直播背后秘密?小紅書目前的直播入口有三中,一是在首頁“關注”頁面頂部,會顯示用戶所關注的達人的直播;二是在首頁“發現”一欄第三欄為直播,此入口為直播流量的主要來源;三是搜索欄搜索“小紅書直播”,會跳轉到直播廣場。三個入口都比較隱蔽,如果用戶不是經常使用小紅書,幾乎不會觀察到這三個入口。小紅書做電商直播和發布系列創作者計劃背后的商業邏輯。
01 為什么是小紅書?
熟悉我的老讀者都知道,博主一直很關注小紅書這個產品。早在2018年年初,小紅書DAU只有200萬不到的時候,我就開始監控他們的產品成長曲線。
不到2年的時間里,眼看著他們從百萬DAU(日活躍),到達了2000多萬DAU。其中,從200萬到超過1000萬,只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這從互聯網產品側看,是很厲害的增長數據。
除了日活躍,一個產品好不好的重要衡量指標是留存率。小紅書超過50%的次日留存和高頻的打開率,是用戶用腳投票的結果;內容對用戶黏性的積極意義,已經成為被行業驗證過的通用共識。
所以今天我們會看到,所有的電商類產品,都開始拼命的在自己的產品里,去做一些包括圖文、視頻在內的內容。因為從用戶心智的角度來說,電商是”貨架“,但是小紅書是”書“。人們不會高頻次的去重復瀏覽貨架,但是卻可以經常翻翻書。
02 小紅書為何要得罪KOL?
任何移動端產品,當它的產品體量發展到一個階段之后,產品一定會倒推商業,今年的小紅書,就剛好站在了這個十字路口。
2019年5月,小紅書發布《品牌合作人平臺升級說明》計劃。這個計劃規定所有通過平臺對接品牌推廣的kol必須簽約MCN機構,這就導致了很多有影響力的個人創作者沒辦法通過官方渠道接推廣,另一方面,有些想通過官方渠道接推廣的創作者,就必須找個MCN簽約,沒辦法保持獨立性。這些規則和門檻將一部分kol卡在了門外。
進不去平臺的合作計劃,意味著將很難獲得理想的商業化流量。這也是為什么5月新的平臺說明一出,kol聲音很大的原因;小紅書的流量分發機制,跟內容質量息息相關。只有被平臺判斷為優質的Kol和內容,才能獲得更多的曝光量。很多錯過平臺流量窗口的新kol,沒有完成有競爭力的曝光量和粉絲積累,但他們也想有更多流量和機會。
小紅書在向KOL示好
上禮拜小紅書推出的那個“創作者123計劃”,可以理解為是對5月份《品牌合作人平臺升級說明》的修正和深度補充。前者備受挑戰的原因除了影響初級kol的積極性之外,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是:只設置了高門檻,但沒有告訴核心用戶上升的規則和路徑。
這一次,他們顯然是補全了這個邏輯。對比兩次細則,粉絲量要求的降低和獨立創作者被納入到品牌合作的范圍內,大大的降低了門檻,更多的kol將拿到實惠。
種種策略表明小紅書在向kol示好:他們想通過一系列的產品設計和運營,留住平臺上最優質的創作者們。新推出的創作者中心,給內容創作者提供了很多工具類的功能。幫助kol了解平臺內容趨勢、了解粉絲,從而提升內容生產效率。
其次,是推出筆記付費推廣工具“薯條”。就等于是扔了橄欖枝出來,給新手上路的kol以加技能點的機會:這個推廣工具有點類似頭條號外,可針對自定義人群進行精準投放,幫助分析投放結果以及提供足夠詳實的投放數據分析。
有實力的團隊和個人,即便在錯過平臺流量窗口之后,依然有機會從0到1入局小紅書。但是最終能有機會出來的,一定是內容和運營實力都很強的團隊。
03 小紅書能做好直播嗎?
雖然留存數據和用戶粘性遠遠好于傳統電商,但是社區產品到電商的高門檻漏斗,會大大降低付費用戶的轉化率。這也是過去幾年,小紅書的電商部分做的不夠好的原因之一。
他們自己開設了自營平臺”福利社“,又引入了大量知名品牌的官方旗艦店;在供應鏈和品牌號召力方面,小紅書還是很有話語權的。這種底氣應該來自于小紅書上精準帶貨的kol們,有時候你找一些大牌的小眾款,常常全網搜羅不到,最后在小紅書找到了。
但是另一個致命的問題也在籠罩小紅書。電商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網易考拉那種看起來賺錢的團隊,實際上在運營層面都是賣一單賠一單的,最后止損賣了。
而小紅書這種內容社區,它的自營平臺和漏斗太深的流量轉化路徑,都決定了內容型平臺做電商,用戶獲取和轉化成本是極高的。小紅書的自營不可能非常賺錢。他們最重要的資產,反而是平臺上這些有極強辨識度的、能夠生產出好內容的種草kol們。
但是從上周他們開始高調宣布要做直播開始,幾乎可以推斷:在戰略層面,小紅書的kol們,將有機會獲得平臺分發出來的新流量。kol是這一波商業策略的重要節點人物,因為平臺顯然是想通過直播這種高滲透率的在線互動產品,打通平臺和用戶之間的信任背書。